秦楚網訊(十堰晚報)記者 葉楚榕 報道:近來,名為“科目三”的網紅舞蹈火爆社交平臺,有網友跟風模仿并曬出同款視頻,也有個別網友因此受傷。近日,我市就有一名小伙“中招”。專家提醒,“科目三”舞最大的特點就是大幅度扭腰擺胯,如果關節的力量和協調性不夠,很容易導致韌帶扭傷,嚴重時還會發生骨折。
小伙跟風跳“科目三”致踝關節韌帶損傷
搖花手、扭腰、擺胯,還有半崴不崴的腳,配合節奏鮮明的音樂,頗具挑戰性的動作搭配魔性音樂。近日,“科目三”舞蹈火遍全網。
25歲的小劉就職于我市一家企業,他平時工作忙,運動少,閑暇時喜歡刷短視頻。最近“科目三”很火,小劉發現身邊不少人都在跳這個舞,他也找來視頻學著跳。一開始他還小心翼翼,動作熟練后,他扭動的幅度越來越大。兩天后,小劉感覺兩腳踝關節疼痛,一瘸一拐地到醫院檢查。結果顯示,他的兩側踝關節外側明顯腫脹壓痛、活動受限,磁共振顯示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。
“這個舞看似簡單,實際上對跳的人要求較高。”太和醫院骨科康復3病區主治醫師李明輝介紹,看過“科目三”舞蹈視頻的人會發現,完成一個這樣的動作,人體從髖關節到踝關節都是一個扭曲的狀態。在李明輝看來,這些動作甚至不太符合人體的運動生理學。
“這個舞在扭動的過程中需要膝關節和踝關節快速、連續地內外翻,韌帶以及關節軟骨承受的張力也隨之加大。特別是沒有運動基礎的人突然嘗試跳這種舞,由于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力量和協調性不足,容易導致膝關節側部韌帶和踝關節外側韌帶的損傷,甚至可能影響關節內的軟骨、半月板等,嚴重的話可能導致骨折。”李明輝說。
跳“科目三”之前最好進行相關評估
李明輝告訴記者,不僅是“科目三”,前幾年爆火的“曳步舞”也曾導致不少人受傷。他曾接診一位女性患者,就是因為跳“曳步舞”導致腰部扭傷。
李明輝表示,跳“科目三”之前最好進行相關評估,如髖關節、膝關節、踝關節等是否受過傷,在無傷痛的前提下,要進行適當的柔韌性和穩定性訓練,為關節提供更好的保護。“中老年人群、不經常運動的人群不建議嘗試該舞蹈,因為中老年人的膝關節、踝關節及全身骨骼系統逐漸發生退變,膝關節、踝關節等關節靈活度相應降低,人體肌肉力量也減弱。此外,運動前一定要充分熱身,調動身體機能,防止運動損傷;運動后要做適當拉伸,避免肌肉酸痛,使肌肉得到良好的恢復。”
李明輝介紹,運動也容易使踝關節受傷,踝關節扭傷后,一般分三步處理:冰敷、加壓包扎、抬高患肢。“受傷后要停止繼續活動,防止二次損傷,減輕組織滲出和腫脹。還要注意在24至48小時內用毛巾包著冰塊冷敷扭傷部位,每次敷10至20分鐘,每兩次冰敷前后間隔兩小時。”
李明輝表示,對于不太嚴重的韌帶損傷,可以根據情況用彈性繃帶或彈性大的衣物簡單地包扎固定,加壓包扎注意松緊適度,避免加重腫脹、缺血。“若韌帶出現嚴重撕裂或斷裂,需要用石膏外固定,將患肢抬高超過心臟水平,減少靜脈回流帶來的腫脹?,F場處理后,要盡快到醫院就診,拍攝X線片檢查,以排除踝關節骨折。必要時還要做踝關節磁共振檢查。”
□鏈接
什么是“科目三”?
“科目三”源自廣西的一種網絡文化,用來調侃當地人所具備的三個主要特征:唱山歌、嗦米粉和跳舞,它們分別被戲稱為“科目一”“科目二”和“科目三”。其中“科目三”指的是跳舞,尤其是指一些“土味舞蹈”。“科目三”舞蹈的動作包括搖花手、扭腰、擺胯,以及半崴不崴的腳配合節奏鮮明的音樂。